yl6809永利官网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质量内涵建设水平,加快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步伐,彰显应用型专业办学特色,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 1号文件),陕西省《关于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陕发[2016]17号),陕西省《关于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学院、一流专业”的实施意见》(陕办发〔2016〕3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施“语言+职业方向+综合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我院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职业)课程建设要突出校校校企共建,要体现“语言+职业方向+综合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鲜明特色,要与职业岗位相对接,与一流专业建设相结合,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与教材建设相结合,要科学规划,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确保成效,使课程建设上台阶、上水平,并能持续发展,带动全面,充分体现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工作原则
1. 职业性原则。专业(职业)课程要有鲜明的职业指向,要根据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群)要求,针对未来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素质,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改革教学内容,构建课程体系。
2. 开放性原则。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社会开放性和鲜明的行业背景,要坚持和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共同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的原则。
3. 实践性原则。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开发要突出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知识运用和岗位实践训练,要探索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做到学习的内容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4. 学生主体原则。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专业与职业能力,为学生就业做准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及不同的学习风格,因材施教,帮助程度不同的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做中学”和“学中做”,设计尽量真实的职业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通过行动来主动构建自己的职业能力,为就业提供帮助,彻底改变满堂灌的说教模式。
5. 实用为度原则。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其课程开发应依据职业分析进行,提供给学生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能力、态度。专业课程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实际“做事”的能力,要让学生通过体验、实践等掌握知识、技能,培养职业认知与职业信念。
6.团队协作原则。课程改革是学校教学改革之大事,它不是个人行为,必须以团队进行,要有齐心协力、团队合作精神,要体现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三、建设与改革目标
十三五期间,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是:
1.通过课程建设,促进教师学习掌握先进的现代应用型教育理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形成一定数量的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成果;
2.促进“双师、双结构”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涌现一批院级以上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
3.促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为主要教学模式的专业课程体系,推进教学做一体化为核心、技能考证化的课程实施方式的改革,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4.推进体现应用型特色的校本教材建设和教学资源库建设,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资源;
5.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推动多元化办学,形成一批校内外产学研合作实训就业基地,为专业核心课程成为校企(地)共建课程奠定基础;
6.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机制、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建设;建立完善课程资源库,使课程管理数字化和网络化,实现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7. 十三五期间,专业课程建设合格率须达到80%以上,在原有基础上建设省级精品课程1-2门,校级教改示范课程3-5门,专业核心课程全部进入教学改革、考核方式改革、混合课程建设序列。
四、建设与改革内容
1. 树立正确的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能力本位的课程从理论思维教学,变成以专业、职业能力训练为主;把课程内容从以教师讲授和课本知识为载体,变成以完成项目任务与能力训练为载体;把课程从以教师讲授为主,变成由教师积极引导、创造学习环境条件为主;把课程评价从以“讲得好”、“完成教学进度”为准,变成以学生富有兴趣、专业职业能力明显提高为准。
2.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共同重新构建针对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根据实际需要开发新的课程,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
3.重组教学内容。改变传统学术型课程的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体的教学内容,针对实际岗位需要和行业(企业)的改革发展趋势,以语言实践和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培养语言能力与职业能力为本位,重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4.转变教学模式。打破学术型课程主要进行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实践与理论脱节的教学方式,各专业课程要根据课程目标,结合实际,与行业、企业高度结合共建课程,形成主要进行任务实施、学生主动构建、实践和理论一体化的任务驱动、能力导向、核心课程前移等多种形式的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5.改变教学环境。改变单一的学府式、课堂化教学环境,创设尽可能与工作实际接近的教学环境,多形式组织教学活动,实现学校环境与工作环境、校园文化与行业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推进体现生产实际场景的课程环境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实现核心课程实操化。
五、工作要求
1.凸显特色。课程建设要体现应用型人才教育特点,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作用。
2. 全体动员。课程建设是每位教师的重要职责,必须层层发动,调动全体教师重视并积极投入课程建设工作,对课程的教学文件、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进行建设,使该项工作在面上逐步展开,并取得较大的成效。
3. 全力推进。学院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课程建设,以点带面,在抓好面上课程建设工作的同时,应确定部分课程分期分批重点建设。
4. 目标管理。实行课程负责人制。课程负责人对课程的教学组织、课程的建设与管理全面负责。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应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掌握本学科的发展前沿、最新学术成果及与相关学科的交叉和应用,制定本课程的建设与发展的长远规划与近期计划,并能够组织贯彻落实。学院及系分层次、分阶段对建设成果进行定期目标考核。
六、实施步骤
专业课程改革共分为六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专业调研,要求形成“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报告”;第二步,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第三,项目课程设计;第四步,编写教材;第五步,教学过程分析;第六步,形成校企共建、共同实施的机制。
七、经费保障与管理
1. 学院应设立课程建设专项经费,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经费的使用状况和实际效益进行监督和检查。
2. 课程建设经费可用于与课程建设有关的资料购买、复印、实验的小样制作、易损易耗品的购置、试题库、教具等。其它如仪器设备、教材建设、师资培养等经费,须按专项建设向学校相关部门另行申报,不在课程建设经费中开支。经费使用应有记录,提供给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作为检查依据之一。
八、本意见自公布之日起实施,解释权归yl6809永利官网。
yl6809永利官网
2017年8月